粉墨勾兰/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的舞台精要──略述颜永祺导演艺术

木卡空间制作,颜永祺导演的瓦格纳歌剧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话剧版演出,对马华剧坛来说,是件大事。5小时长度的话剧(原歌剧17小时),令人咋舌。目前一般戏剧演出或电影放映,大都以90分钟为“标准”长度,原因不言而明。过长时间会导致观众专注减弱身心疲惫。同时,相对于农业社会,现代都市观众的时间更“宝贵”,耐性更稀缺的缘故吧?放眼世界范围的当代剧场演出纪录,长篇戏剧的演出虽不常见,但一出现却必然吸引观众趋之若鹜。远的不说,2013年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演出8小时长度,赖声川导演的《如梦之梦》,就一票难求。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没有造成轰动效应,纯属非战之罪。因为本地戏剧市场尚未形成,一般戏剧的上座率不高纯属“正常”,况且5小时对一般观众来说必然要三思而未必后行。但演出再次证明木卡空间和颜永祺的名字,是一个品牌保证。本剧无论在改编、导表演、舞美服道化灯效等,都交出了骄人的成绩。5小时历程毫无倦意,反而越夜越精彩。

本剧最大成就,并不只是把一个故事结构与人物关系庞杂曲折的大部头作品,透过拆卸重组,运用非线性的叙事链条、多维化的线性时间,把故事详略得当又不失趣味地说清楚而已,而是同时提供了精致化的艺术欣赏、乃至在传达原著主题时,升华到一种诗意的渲染。

大刀阔斧、去芜存菁;拆卸重组、化繁为简;精简演员、一人多角,是颜永祺导演改编经典的“惯技”。不是他的改编方式和其他改编者有多么不同,而是在执行上:如从戏剧场面的探索与创作,到展现戏剧场景、舞台画面,所呈现出来的精准度与厚重感,或在带领演员表现人物关系与情感、创造人物形象方面,能予人焕然一新、脱胎换骨之感。看本剧的改编,我们只能感叹他扎实的专业技能,与创意发想的无边无际,不是一般同行可以比拟的。

 

激发演员们的创造力

导演艺术是演出形象/形式的创造。

陈立扬的爷/子/孙三代神/人;温慧茵的沃坦老婆/女武神/林中鸟、黄商权的迷魅/莱茵河女神/顾屈娜、爱美丽亚的洪丁/流浪者/神父、陈忠实的艾伯里/哈根、郑雨萍的席琳……感觉演员对这种多角色的安排,已经把压力化为动力,激发出旺盛的创造力。这种导、演合作下的演技爆发,令人欣赏。

又如暴力戏的安排:洪丁与西蒙的决战,在营造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至临界点时,“镜头”一转直接跳去两人在床上被抢救/谋杀的过程。省略并造成叙事断裂,反而刻意经营的紧张压迫更叫人喘不过气来。屠龙的暴力戏也是在暗场进行,一轮声光电强烈音效后陈立杨拉出个“龙头”来,写意的龙头设计让观众不禁莞尔。这是一部大悲剧,却不时出现喜剧场面。巨人被杀巨头滚出也是如出一辙;喜剧手法揉入悲剧是永祺另一“惯技”,此手法在本剧取得了巨大成效,计算精准的喜剧场面让过于沉重悲剧内容得以舒缓,让5小时的戏剧节奏得以调节。迷魅为席琳接生还让观众上台扮演医生、顾屈娜“选婿”直接“袭击”男观众。这些安排不只是喜剧,还是直接亲密的观演交流了,导演的企图心与信心之强大,令人折服。

 

艺术创造的继承与发展

如果说本剧有什么值得挑剔的,可以说两点。一是神界各仙用智能手机平板联系的设计。这个处理固然逻辑上可以成立,神是人的想像创造,人要让神仙用啥就用啥。但创造也要有所继承与发展,过去对神界的“通讯”描述已经是千里传音,万里取物,或直接空中显像,瞬息可得。那么剧中神仙使用手机这事儿,相对于前述神通,就显得不那么高明了。二是命运女神讲英语。知悉扮演命运女神的蔡宝珠背景者,也能理解导演如此安排之目的(或苦衷)。知名英语戏剧演员加盟,行销上固然可以加分,但在艺术处理上如果无法使其“有机化”,那艺术上并无助益。

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于2018年12至14日在KLPAC壹剧场演出,同时竞逐第16届戏炬奖并入围11项。次年奖项公布时获最佳导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女主角、最佳男配角四大奖。颁奖当天纵观全场,已无任何剧组所得奖项可与本剧匹敌,然而蹊跷的是,同场参赛的《末日青春》剧组却以“轻盈”条件(只获最佳改编剧本)拿走最佳戏剧。戏炬奖有别于一般授奖常理,愣是把最佳戏剧颁给《末日青春》,也让2019年的马华戏剧史留下谜团,有待未来学者考据当中“奥妙”了。

Previous Post

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的舞台精要——略述颜永祺导演艺术

Next Post

木卡空间《2022年系列特别演出》舞台剧演员招募